(相關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9月28日上午,在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高星帶來了學堂梁子遺址的新消息——“鄖縣人3號”頭骨已被發現,距今約百萬年。
學堂梁子遺址位于十堰市鄖陽區,是一處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大型曠野遺址。1989年、1990年,學堂梁子遺址先后出土2具古人類頭骨化石,年代距今80萬年至110萬年左右,屬于直立人,被學術界命名為“鄖縣人”。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21年以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學堂梁子遺址進行了系統的考古發掘。
新一輪考古發掘前,組成以高星研究員為組長的發掘實施專家工作組,并開展前期論證,制定科學周密的考古發掘方案。
高星分享了頭骨化石的發現經過。2022年5月18日上午化石初露,發掘團隊按常規化石發掘程序進行初步清理。下午4點30分,項目負責人陸成秋初步確認為這塊化石為古人類頭骨化石。大家馬上停止了發掘清理,保持原狀,加強安保,并按程序上報相關領導和專家。經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人類專家邢松研究員進行視頻連線,進一步判定這塊化石為古人類頭骨化石!
高星介紹,頭骨化石目前僅出露顱頂及部分眉弓,下半部分仍在原生土層中,右側局部嵌入南壁中。頭骨化石面骨附近的地層堆積中,同時出露較多化石,性質不明?,F場觀察發現,頭骨保存完整,顴弓保存良好,未見明顯變形,表面有少量膠結物,顱型飽滿,眉弓明顯隆起,具古人類性狀。
“鄖縣人3號頭骨”與前2具化石埋藏環境、伴生動物群與石制品技術特征均相似,初步判斷應屬同一時代,具體還需要科技測年確認。
化石發現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組建合作團隊,統籌推進激光掃描與三維重建、微形態分析、地質地貌學研究與古環境重建、年代測定等多學科合作研究,充分應用現代科技手段最大限度提取遺存信息,確??脊殴ぷ髻|量與水平。
新發現的“鄖縣人”頭骨化石是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整的直立人頭骨化石。高星強調,其處在歐亞大陸古人類近200萬年演化歷程的中間和關鍵環節上,是探討人類東亞出現和發展的重要化石證據,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
標簽: